“上帝欲使其滅亡,必先使其瘋狂”。在一根根上下都沒有邊界的“蠟燭圖”上,比特幣正在呈現出一種近乎“瘋狂”的節奏,這會是它滅亡的前奏嗎?
“瘋狂”到底是好還是壞呢?在哲學家的眼里,肯定不是什么好事,否則也不用將其與“滅亡”聯系在一起,但在沉醉于互聯網世界里的人們看來,“瘋狂”卻是毀滅舊世界的通途。自從互聯網誕生以來,人們就一直幻想著能夠找到一種能夠超越國家差異、地理限制與文化障礙的生活方式,即哲人眼里的“烏托邦”,但在草根看來卻是“極樂園”。而一種自由、保值、開放而又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,則是連接現實世界的最后一級階梯。
當電子郵件超越傳統的地理限制實現了信息的自由流動,Facebook創建了網絡地球村……網絡信奉者認為,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打通,實現一個真實世界的“極樂園”已經近在咫尺。然而,就是這個“極樂園”即將徹底融入現實世界之時,它的一個重要載體——貨幣,遇到了來自現實社會的否定。
在現實世界的貨幣發行者看來,像比特幣這種毫無價值支撐的虛擬產品,是根本不能成為貨幣流通的,因為它缺少作為貨幣的一個最基礎條件——信用。有人說,網絡虛擬貨幣本身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“數字郁金香”,它存在的唯一意義,就是供人們體驗從“極樂園”到“失樂園”的心理摧殘。甚至有陰謀論者認為,比特幣的創始者中本聰,都很有可能不是一個真實的人,而是一個創造比特幣而又從中牟利的神秘組織。
從中國大媽到格林斯潘,不管你愿不愿意看到,這個世界已經到處充滿了比特幣稀里嘩啦的聲音,盡管這種聲音并非來自真實貨幣在口袋里的摩擦,而是來自于鍵盤的敲擊與嘴唇間的震顫。也許有一天,比特幣的擁躉真的會體驗到“失樂園”的痛苦,但不管怎么說,我們依然有理由對比特幣的未來持敬畏之心,因為現實世界的貨幣運行法則著實是讓人傷透了心。
以上就是合肥網站建設的小編分享的內容,希望能為您帶來幫助。更多詳情請關注:http://m.xcxmbr.cn/.